Menu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未曾与「你」相遇 | 读哲学之《我和你》#2

发布时间:2021-02-18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和你》。这是一本论述关系哲学的著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

 

01“我-它”:利用关系

马丁·布伯认为,“我-它”关系只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这一点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类无时无刻都在利用和改造自然。

纵观古今,人类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部自然的厄运史。人类把自然视作“它”,在这种“我-它”的关系中,人类流于表面地感知世界,从中提取经验以便于更好的生存。可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让最后一只渡渡鸟至今在荷兰莱顿的历史博物馆里无声悲鸣;让大象弗拉维亚成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大象”被圈养了43年;让北极熊的身体里塞满了塑料垃圾袋……

因此,在作者看来,“我-它”关系不是一段平等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中,“我”是主动者、主宰者,“它”则是被动者、被主宰者,由此,“我-它”所建立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决定论的世界。“我-它”关系不仅存于人和自然之中,这种关系更为普遍地存于人与人之间,比如爱情关系和亲子关系之中。对于这一现象,大家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02爱情中的“我-它”

从爱情观而言,在消费成了生活本身和目的的物质社会,以”我-它“关系为基础的爱情成为了一种消费。女人以青春、容貌与男人的权利、金钱互相交易,各取所需,曾被讴歌赞美的美好情感,与物质利益混为一谈。“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一部分青年男女时尚的婚恋观。于是,婚姻的基础越来越不牢固;坚持寻找心灵伴侣,希望与爱人精神相通的人,凤毛麟角。更多的人为了追寻外在的因素,一生和美好爱情无缘。

马丁·布伯认为,爱不是一种情感体现。情感是人类对外在世界的感性反应,从而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而爱,是 “我”与“你”关系的呈现,与所爱对象无关。无论他人丑俊、 善恶和愚智,一旦与“我”相遇,即他们剥掉附加在身上的种种俗世外衣,以“你”的身份与我相交,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爱情。那种认为“爱不过意味着利用对方来尽情满足‘我’”的人,并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摆脱“我-它”关系的束缚,走向“我-你”关系的相遇。

03亲子教育中的“我-它”

我们再看看从“我-它“关系孕育出的教育观念,以及亲子关系。关系产生于交往、对话、互动与沟通。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关系的最初建立与启蒙。可是以我它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常常具有以下特征:

1)独白性。对话是相遇的基础,而“独白”则意味着缺席,在我你关系中,“你”对“我”说话,“我”对“你”对应的回答。可是我它关系却仅仅成为了一方的独白,许多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便很少花心思去过问孩子的内心想法,有时候孩子兴致勃勃向父母分享自己学校生活或者课外乐趣时,都敷衍回答,甚至还会添上几句孩子不认真学习的唠叨。渐渐地,孩子得不到回应,便不再与家长进行对话。因此,家长们不要在孩子青春期时发出“孩子怎么拒绝与我聊天的疑问”,这是久而久之的“我-它”关系所造成的。

(2)功利性。我它关系常常会缠绕着一堆附加条件,正如前面我们所说到的树,看到它(树)想到的是计算能生成多少柴火。当这种功利性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尤其是体现在亲子关系之中,难免失去了一份亲情的温暖,更严重的可能会忽视孩子成长的过程从而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现代生活中,工具理性的主导使得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揠苗助长,通过死记硬背灌输知识,通过牺牲课余时间恶补兴趣爱好。过于追求成才的速度,是因为许多父母把孩子看作“它”的结果,但孩子不是一块可以任意切割的蜡块,请不要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感受。

3)间接性。马丁·布伯特别强调我你的直接性,认为把“你”当作欲望或期望的目标看待时,是不能与”你“相遇的。因为相遇是坦诚相见,而我它关系之间被撕拉出一条巨大的沟壑,里面填满了“目的意图、冀求欲望、先知预见”,这条沟壑让两个人如在天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遇。”有位教育专家说:“成人至今也无法理解儿童。”大概是因为,成人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身上。这种附属品的心态,将孩子视为心里空无一物,需要别人去填满的物品。最终,导致孩子与父母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布伯说,一切中介皆为阻碍。仅在中介坍塌崩坏之处,相遇始会出现。为了自我的生存,人必须把周遭的一切与“我”分离,以达到经验的获取与利用的工具。但,倘如人任凭听由“它”的膨胀,那无限扩张的“它”将吞噬“你”、“我”。


需要更多帮助?

直接联系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