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青春期,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 自我认同感(一)

发布时间:2019-08-10

阿雅是一个15岁孩子的妈妈,自从她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她遇到了很多的烦恼。

在以前,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与她分享学校里的事情,告诉她自己又交了什么朋友,今天上课举手发言被老师表扬了,或是又与同桌吵架拌嘴闹矛盾了。可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却越来越沉默。

阿雅想要更多的了解他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可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让她感到非常不安和焦虑:

孩子开始格外注重自己的外表了,老是照镜子,穿着打扮风格也与以前很不一样;开始对自己和异性的身体感到好奇;放假的时候和朋友约出去一起玩,却不愿意家长接送,也不愿意告诉行踪......

阿雅面对这些改变,也曾尝试与孩子“沟通”,却遭到了激烈的反抗和抵触,这让她很受伤。

作为父母,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你是否也跟阿雅一样,不知道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去应对这种变化呢?

什么是青春期?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会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人生主题和困境。

其中,青春期一般发生在12—18岁。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孩子走向成人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青少年在生理上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性欲望,身体的成熟发育和性冲动的高涨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家庭关系上,一方面还是十分依赖父母和家庭,一方面却又渴望脱离和独立;在社会上,一方面希望进入社会,一方面又对社会一无所知。他们会因为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要求而感到困惑和焦虑。

什么是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指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青春期的问题主要发生在自我认同感的建设上,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青少年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危机不能成功解决,就会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人冷谈冷漠、缺乏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爱之情。

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取决于对自我的了解和自我的接纳,青春期是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青少年,他的自我认同,很多时候是透过他的生命的探索来实现的。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支持孩子,协助他实现自我的探索和了解,获得稳定的自我统一性。

父母需要自我了解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M·斯科特·佩克写道:“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的青少年期没有完成,我们内在有很多的不安、担心,很多自己还没有实现的愿景、内在的遗憾,就会有意无意地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亲子关系就成了映照父母们成长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期待。

于是,父母的情绪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表扬了,这一天就非常开心;孩子考试考得不理想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父母的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多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必定会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孩子的独特性。他是与我们不同的、独立的个体,他是要成为他自己,他需要自我成长。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在督促父母把以前忽略的人生课程补上,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


需要更多帮助?

直接联系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