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为什么有些人会自残?| 为了更好的活着

发布时间:2019-11-27

上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妈妈打电话给我,心急火燎地说,她发现自己才13岁的女儿小芽偷偷用美工小刀割手臂,内心非常焦灼,希望尽快带女儿过来看看。

于是中午她们就坐高铁赶了过来,午饭都没顾上吃,就直接来到了咨询室。妈妈坐立不安,显得特别着急,女儿却气定神闲地站着,好像事不挂己。

 

在咨询过程中,小芽撩起了用长袖掩盖的手臂展示给我看,上面是深深浅浅的五道疤痕,大多已经结痂、快要愈合了。她微笑地看着这些伤疤,轻轻抚摸着,说:“现在已经完全不痛了。”

女孩的第一次自伤,其实是发生在一年前。爸爸妈妈在外头激烈地争吵、摔东西,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环抱着自己蹲坐在地上,精神紧张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那时她觉得自己痛苦、压抑极了。她既想要从房间里出去,做平时那个维系关系的乖女儿,告诉爸爸妈妈不要再吵了;又想就这样一直躲在安全的小空间里,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各种负面情绪在小小的身体里面流窜,急切地想要找到一个出口。

这时她看到了桌上随意放着的美工刀片。

 

“很神奇,我是一个打针都怕痛的人,用小刀割开皮肤的时候,只觉得心里变得特别舒畅,完全没有想过痛不痛。”

“我也不是每次心情不好就伤害自己,只有心里实在承受不住了,才突然会有那种欲望和勇气(割伤手臂),而且我怕割到动脉,都是很小心的。”小芽这么告诉我。

 她暂时还没有自杀的念头,平日里情绪也很稳定,在学校里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有很多朋友的支持。除了一年四季都紧紧遮盖的手臂,从外表上看起来,她根本不像是会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人。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好孩子,却做出了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呢?

 

自伤究竟在表达什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伤害自己的身体,在我们的文化里,是不被容许的。而且自残、自伤造成的伤口,往往看起来血腥可怖,掺杂着暴力和死亡的感觉。

特别是作为家人,看到那个画面,看到亲人斑驳的皮肤,纵横的血痂,震惊、恐惧、心痛之余,更多的就是愤怒的情绪,因为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现在这个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里,孩子还“不满足”,要用这样的手段,来“逼迫”和“威胁”家人。

就像小芽的妈妈,在跟她交流的时候,她反映说,当她看到女儿的伤口时,直气的心口疼,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太不懂事,太不孝了,所以第一反应就是责问和镇压。而在跟小芽交流的时候才了解到,她最新的伤口,正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为了控诉与释放那份压力才割开的。

 

1,自伤本身可以缓解当下的情绪。

自伤者通常由于成长环境及压力所致,并不善于通过语言来表达或排解自己的情绪,甚至与他们的内心体验相比,语言表达既复杂还容易招致更多的误解与伤害。因此对于这个人群来说,身体的“痛”能够把内心感受到的“痛苦、愤怒”迅速而鲜明的传递出去,一旦体味这种“简单明快”,他们往往无法自拔,因而会在下一次负性情绪袭来时冲动性的选择重复使用这种方式令自己得到释放。

 

2,自伤是一种无声的反抗。

自伤的人往往充满了无力感和不安全感,本身就对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情绪信号非常敏感,很容易就受到伤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接收到来自家人、朋友、师长的不理解和不满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误解,都会造成自伤者的情绪失控。自伤者愤而自残,很多时候是想要伤害他的人看到,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示威。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加深两者之间的误解和怨怼。

 

3,自伤是一种自我惩罚。

自信心不足、低自尊、容易自责的人比较容易把自伤当做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将矛头对向自己。而且低自尊的人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以期获得一个团体的或是同伴的认可。比如打鼻环、唇环,大面积的纹身等等。

 

4,自伤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活着”。

在许多自伤者的陈述中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对生活的无助与空虚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看不到希望,找不到目标等等……

这样的感受除了在不理想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群体里存在,也同样存在于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他们是可能是校园里最乖、最好的学生,他们可能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成长中也并没有什么创伤体验,但多年枯燥而高压的学习生活却榨干了他们的内心,由于找寻不到自己的目标,就通过自伤这种痛感体验来让自己麻木的心灵、空洞的躯体感受到自己“真的活着”。

所以,如果仔细去了解,每一个自伤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理由,但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快乐而自残。

 

区别于自杀的“非自杀性自伤”

自残自伤中最常见的就是割手腕,这会让我们马上联想到“割腕自杀”。看到手腕、手臂、大腿上的伤痕,可程度都没有危及生命,我们是应该把这样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一种逐步深入的、试探性的自杀行为?还是仅仅带有表演性质的“作”和“闹”?这不仅让自伤者周边的人感到困惑,有时让心理工作者也感觉棘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词来定义这类的行为:非自杀性自伤(以下简称自伤)。

 

这一类自伤者,一开始只有极少数的人抱有自杀的念头,而且其中常见的自伤行为,包括切割、碰撞、啃咬、抓伤、捏挤,这些都是集中在皮肤的浅表层,致死率很低,程度上相比于自杀者较轻。在行为的意图上,自杀是为了“永久地丧失意识”,而自伤是为了“提高意识和减轻压力,以期更好地活着”,自残是为了继续活下去。

虽然自伤不会造成致命性的危险,但是会导致受伤、感染、永久性的疤痕和未来可能的自杀。因为随着自伤行为的增强以及情绪问题的加深,在某个特定情况下,以致死为目的的自杀行为也有可能会突然出现。

 

面对自伤,该怎么办?

1如果你正在自伤自残。

我相信,没有人会想要故意伤害自己,只是在心理承受不住痛苦,一时冲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真的很想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你,过去的经历已经无法再改变了,你的痛苦是完全可能改变的。自伤自残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宣泄情绪的方式,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方法,比如跑步、听音乐、唱歌、写日记等。如果你愿意相信我们的话,也可以寻求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帮助。

2如果你在乎的人正在自残。

请不要觉得愤怒和不可理喻!因为大部分的自残行为其实是秘密进行的,你的家人本意上并不想用自残行为去操纵你或者吸引你的注意!事实上,因为羞耻感和恐惧感,他们反而会想隐藏自己自残的真相,这也导致了他们往往很难向其他人寻求帮助。

当你发现你的家人正在自伤自残,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尝试与他们进行平和的沟通,获知他自伤的详细信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方式、原因等等细节。而不是责备和质问,也不是恐惧和害怕。

既然已经看到了他的“无声的诉求”,那就试着去理解诉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好好地倾听,陪伴他求助专业人士,这是必要的干预措施,因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已经存在的有效方法去帮助他,建立一些新的沟通交流模式,学习处理情绪的好方法,这必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整个家庭。

3,如果你是专业工作者。

对待这样一个群体,你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力量去面对他们的伤口?对于自我伤害的人是否存有偏见?有没有掌握能够帮助他们的技术,比如辩证行为治疗?来访者对我们充满期待,希望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储备更多的知识,做好准备,在他们到来时,建立一个安全、尊重的关系。


需要更多帮助?

直接联系咨询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