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让最好的自己,看到最好的孩子:改变自身和代际传递 | 情感忽视#5

发布时间:2021-01-21

如果在童年期,父母对作为孩子的你的感受,有足够的敏感和共情,那么长大后的你,也会善待自己,更善于建立亲密关系。相反,如果你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情感忽视,那么这些对别人来说自然而然的技能,就需要你自己去培养了。你需要付出时间和有意识的努力,并且去坚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改变并不是匀速直线进行的,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你可能原地徘徊甚至以为自己退回原地,但从整体来看,你其实一直在逐步提升关注自己的能力。

当然,要直面改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改变”意味着面对全新、陌生的情况,而面对未知是会让人焦虑,止步不前的。所以,在改变之前,需要对这个过程有一个预期,不再逃避。

对情感忽视状态的改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改变自身情况,和改变代际传递问题。


改变自身:自我关怀

改变自己对自己的情感忽视,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提升“自我关怀”——也就是尝试像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因为,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需要,却更擅长看到其他人的需要。

改变自身的情感忽视状态,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做起。


I  学习关爱自己,照顾自己的需求

学习关爱自己,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

1.把自己放在首位。你需要学会说“不”。你有权利拒绝,而不用给出理由。在需要的时候自由地寻求帮助,想拒绝的时候就拒绝,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会更加清晰,避免无用的愧疚感萦绕在四周。

2.学会求助。无论是拒绝别人,还是学会寻求帮助。当你可以自由的拒绝和寻求帮助时,你也能够在关系中感到更亲密。

3.发现自己的好恶。你可以经常问问自己: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喜欢哪类电影,读哪类书?最想去世界上哪一个地方?你擅长什么?讨厌什么?不喜欢的家务或者活动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发现没有明确的答案,说明你没有机会向内去看到内心。这意味着你需要放一点时间向内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吃什么?而不是什么都无所谓,让生活有所谓起来,也就慢慢发现了自己。

4.自己优先。当你经历过情感忽视,可能很自然的会把别人的想法放在自己之上。这个过程可能很快,自动化的发生了,而你都没有意识到。也许别人说了算,你怎么样都可以,这样你就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但同时,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重复被忽视的经历。如果你的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属于任何一种情感忽视的话,很可能你成年后也不会重视自己。

只有我们时不时的寻求帮助,才能感到和他人的支持和链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优先满足自己,学会真的爱自己,才有足够的能量去付出。比如,你心情好的时候,会觉得更能容忍孩子的吵闹,也能对孩子更有耐心,更亲切。当你学会真正的爱自己,感觉到内在是充盈的时候,才会有能力往外付出,给予爱。

5.休息和放松(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经历过情感忽视的,要么休息或放松的太多,要么太少。有些人在两个极端中来回,难以达到平衡。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休息,当感觉孩子累了,确保孩子得到休息,无论孩子自己是否想休息。

成年后,他也能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到疲劳,然后尽力让自己休息一下。无论他主观是否想休息,就像童年时他父母照看他那样。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缺乏管束,比如连续看一天的电视,在床上玩一天的手机,可能孩子长大后都很难准时上班。


lI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需要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平衡的,充满爱意的温和的声音,而不是在严厉和放纵之间转换的声音。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尝试每天做三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停止做三件你想做却不该做的事情。这和事情大小无关,关键是通过这个行动,你可以克制错误冲动的行为。如果你坚持练习,会发现自我调节越来越简单,管理自己的冲动也没有那么难了。


lII  自我安慰

对于自我安慰这个技能,我们可以用IAAA原则对待情绪。

IAAA原则: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需要先识别(identify),然后接纳(accept),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情绪,学会归因(attribute),最后再采取行动(act)。只有经历这四步,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识别情绪,管理情绪。

想象一下,当爸爸轻拍孩子的背,安抚孩子在噩梦后入睡;当母亲抱着哭泣的孩子,轻抚他摔跤的地方;当母亲在儿子发脾气时,默默的,平静而关切的坐在他身边。这些能和孩子情绪相通的父母,就通过这些场景把自我安慰这一重要技能教给了孩子。当孩子的情感被容纳时,孩子就能吸纳父母安抚自己的能力,从而发展出一种自我安抚的能力。并受用一生。

经历过情感忽视的孩子,可能没有发展出自我安抚的能力,他们就需要找到一些安慰自己的方法,或者和自己对话——这需要你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跟自己对话,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lV  对自己有同情心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练习对自己的同情心:

1、像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对自己多一些同情和关爱。

2、觉察到指向自己的愤怒。指向自己的愤怒是自我同情的反面。当你经常对自己生气,你就会讨厌自己。

3、培养一个有爱而坚定的声音。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心。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人,一个会犯错的普通人。情感和过失是每个人都有的。

当你内心对自己也有善意和关心,你也能收获内心的平静,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自己的情感充分链接的你。


改变代际传递:让孩子得到情感关注

当你越关心自己,爱自己,理解自己,重视自己的情感世界,你就能越关心、理解和重视孩子和他的感觉。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个父母都不可避免的会带着自己的特点影响孩子,塑造孩子。当你有了改变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也会重视自己的需求。你无法给孩子你自己都没有的东西。你需要让自己拥有所缺失的东西,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受益,你重视孩子的情感之后,他们的空虚感也会下降。

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在他们身边越多,他们就越能建立相互依赖的平衡。别担心太过依赖,只有在他们不需要的时候,你提供的帮助太多,才会让他们过度依赖。做一个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场,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退场,这是最好的依赖状态。

当然,你需要给孩子建设性的反馈,看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孩子内化一个真实的自己。并不是夸张的赞扬或者批评,而是实事求是的反馈。

在孩子身上更多的看到自己小时候的影子,我们就能够对孩子多一些同情心。这是不容易的,当我们做父母时,很容易用我们父母教会我们的方式对待孩子,这甚至都是自动运行的,我们会在某些事情上有非常强烈的愤怒,便是受到我们童年的影响。当我们有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尝试着先不做反应。花点时间想想,如果现在我是孩子,我希望怎么被对待?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对待孩子的情绪,需要接纳。情绪就好比流动的水,如果你在前面设置了障碍,水就要改变流向,或者回到源头(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帮助孩子感受并且理解这些情绪的起因,在孩子的情绪非常强烈时,尝试介入帮助他管理情绪。管理情绪并不是中断情绪,管理是让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而中断情绪是:“不许哭!”

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规矩,比如晚上9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或者做完作业再玩,等等。要让孩子知道这些规矩,和不遵守这些规则的后果,并且确保执行。要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冲动,并且内化一套规则,能够帮助他管理自己。

当你尝试改变,你会发现孩子也有着惊人的适应力,能够很好的改变。你的孩子会变成最好的自己,你也会变成最好的你。


需要更多帮助?

直接联系咨询师
×